105.6.29(三)--離開宜蘭設治紀念館我們的最後一站是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大門入口就有個藝術作品,哇~好大的一顆豬頭,
而你們認為這枯木像甚麼呢~
走進來感覺這裡很寧靜,不知是陽光太強烈了人躲起來,還是這裡原本就很安靜,
阿~豬頭~今天是星期三遊客當然比較少。
走了這麼多景點,在這裡終於有看見蟲蟲了~不過找不到牠的名字~
這個畫面看起來有點像是眷村,而這裡是林場的技工宿舍群~
這兩尊木雕雕工精細~
這木雕一男一女好像守護神喔,在木雕後方這間是森活館,可惜休息中~
以舊單身女子宿舍整建而成,重現山林仔在太平山林中的溫馨之家,
提供民眾認識、瞭解及體會早期森林人在山林中生活起居點滴。
館內以深山電影院的主題呈現,播放1984年中央電影公司發行,
以太平山林場為故事背景的電影『霧裡的笛聲』,
讓人感受早期山林人生活甘苦與森林對人類心靈的療效。(取自官網)
大地之母
園區中還有不少以檜木創作的藝術作品~(應該是檜木吧)
當時運送木材的火車~
心林延生
我家哥哥瘦巴巴一隻~養的很沒有成就感~怎麼這麼瘦每次都笑說要買歐羅肥回來餵食。
火車頭展示區~
族群融合
這間是生態竹屋,我們沒有進去參觀。
水生植物池旁的竹屋,是一處以竹材及輕型鋼構設計而成的建築,
並以大面積窗戶來有效達到通風及採光功能。
館內以竹類及竹炭製品之應用展示為主,帶領大眾探索竹的奧妙。
這棟二層樓高建築完全融合了宜蘭人文、地理及氣候條件等因子進行規劃與設計。
(取自官網)
這裡的貯木池面積很大~
貯木池
貯木池裡有不少的飛禽~
環湖步道
環湖步道
天氣太熱我跟哥哥有點不想走了,就讓那兩位男士去拍照,我就坐在樹下休息拍拍鳥。
接下來的照片就由老公與他的同學拍攝回來交差~
哈哈~
昔日貯木工人宿舍群,如今是藝文區。
百年舊書攤石牌
這邊是森藝館~
機槍堡
園區共有兩座機槍堡,設置於1915年,其的目的是為了守衛林場南北端、
保衛森林鐵道及原木。機槍堡建築外型為一後磚牆之圓柱體,
開有一個窄門和三個槍口,槍口為扇形缺口,方便長槍伸出與活動。
最有意思的是,這些機槍堡可是都是有自己的地址的喔。在過去,
羅東林場內的工作與生活,受機槍堡守衛嚴格的管制與外界形成隔閡。
1.北側機槍堡: 羅東鎮中正北路120巷19號 位於藝文區的文化創意中心口處,
機槍堡所在的圓形廣場在過去可是用於火車轉向的圓形平台所在地。
2.南側機槍堡:羅東鎮中正北路88號 一樣是機槍堡,卻遠不如北側機槍堡那樣引人注目,
因為南側機槍堡剛好位在南停車場旁的路邊,被當成圍牆的一部分。
以至於許多人都沒注意到它的存在。(取自官網)
日式宿舍的藝文區~
園區導覽圖
這個角落遊客還算蠻多的,因為這裡是戶外休息的咖啡區,
遊客當然多囉。
鐵軌轉換器
老公與他同學逛了一圈回來,我跟哥哥還坐在這納涼,沒辦法微風吹來太舒服了。
貯木池逛了一圈,你們該拍的也都拍了齁,那我們該起身準備回家~
呵護、孕育與茁壯
生命之泉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佔地約20公頃,目前規劃有自然生態池(貯木池)、
水生植物池、水生植物展示區(培育荷花、穗花棋盤腳、睡蓮等數十種水生植物)、
運材蒸汽火車頭展示區、森林鐵路、臨水木棧道等設施,
結合了休閒、教育、文化等多項功能,儼然已成為休閒生態的好去處。
(取自官網)
今天我們非假日遊園,似乎有些展示館並未開放,
建議有想來的朋友可以找個假日來此走走,
不過就要面對人潮了。
離開林業文化園區,還是來去吃吃冰品消暑吧~
魏姐包心粉圓還不錯吃喔~
嗑完準備回家,還買了當地有名的林場肉羹回家吃,
阿~肉羹吃進肚忘記拍照了,呵呵~
妹妹因考試沒有來,那就放一張妹妹的電繪與大家分享,
今天的宜蘭之行就畫下句點囉,我們改日會再來逛逛的,
謝謝各位好友的欣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