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日期:110.11.12(五)
上次去小觀音山西西峰拍下這顆美麗的大屯山,每每看見這顆大饅頭老公就開始碎念什麼時候要去爬,
而今天終於要實現老公的大屯山之行了。
延伸閱讀:
❤♡台北市-小觀音山群峰步道&小觀音山西峰&西西峰&隱藏版抹茶山
起了個早6:58從桃園出發,其實今天要出門前天氣陰陰且還下著毛毛雨,但已敲定今天的行程,
就不管天氣了,真到了二子坪還在下雨,那大屯山就改二子坪輕鬆走,
還好抵達二子坪停車場雨停了,而出門的氣溫16℃,來到這已降為11.5℃有點冷捏,
雖此時已開放爬山不用戴口罩,但防疫期間在人多的停車場還是要將口罩戴好喔。
從停車場走出來看見這棵枯黃的松樹,樹幹上掛著兩罐瓶子,這是做甚麼用呢?
走近一看,原來是松樹生病了,第一次看見樹木吊點滴ㄝ,有趣~
登往大屯山主峰就從鞍部停車場對面的百拉卡鞍部登山口起登
在兩旁高聳的箭竹林簇擁下,要展開綿延不絕的階梯陡上了
走出那高聳的箭竹林,望著遠方開心ㄝ,不是因為前方綿延的路而開心(這樣的路會開心才怪),
而是天氣整個大放晴,令人開心啊。
雖還有部分的烏雲
但陽光終於露臉啦
行走到此,右邊路線為第一個休息點。
往大屯山還有1KM,此點海拔高度1000M,這裡設有QR code 掃描便可知道植物名稱。
在休息涼亭遠眺前方,前方是小觀音山西峰,小觀音山也很值得去走走,
之前從小觀音山欣賞大屯山,今日換位從大屯山欣賞小觀音山,呵呵~
(繖形科)野當歸
欣賞完美景回主線繼續往前行
在這指標前方.....
有顆大石,上面不知寫了甚麼字,有誰看的出來?
在大石附近,這塊基石上面寫著民航局。
越過山頭,走出箭竹林了,出口的右邊是軍事重地,往左前往大屯山。
左下方藍色警告牌上寫著:軍事重地周圍禁止測量、攝影、描繪、整地、耕作、破壞及侵占。
滿樹的松羅,可見這裡濕氣很重喔。
前方為第二個休息點
距離大屯山還有0.3km
在休息觀景台上遠眺這三座美麗的山景,這樣綿延的山景真的好美阿,此時老公在旁介紹著說左邊那顆是大屯山南峰,
中間那顆是大屯山西峰,再來右邊是面天山,接著竟然說,等一下我們要走那三座山。
蝦毀~不會吧~那三顆饅頭是很美啦,但看起來很遠捏,別怪我如此驚訝,因為每次爬山我都不知路線,
都是老公在安排的,我呢~跟著走就對了。
天氣如此之好,那就走走看吧。
離開第二個休息點,繼續朝著大屯山指標前進。
前方是民用航空局-大屯山助航臺,在助航臺旁是第三個休息點。
這個休息點記得要走進來看看景,順道可以收集大縱走的"大"字喔。
大屯山此點海拔高度1076M,而大屯山主峰高度是1092M,因三角點在管制區內無法拍攝,
我們就以這個高度1076M作為登頂的紀錄,收集完"大"字要從這個高度開始下切陡下了。
(台北市政府在107年09月17日起,歷年都有舉辦台北大縱走活動,
收集拓印柱上的字體合照或於app紀錄可以兌換獎品,我們來的時間已過了今年活動時間了。)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規劃了台北大縱走的活動,全程92公里,分七天走完。
遠眺這三座山景真的很美捏,看著看著突然覺得這三座山好像禿頭ㄝ,頂上無毛,哈哈~
其實看似禿頭,那一片禿頭景象是芒草花啦。
烈日當頭肚子也餓了,要找個陰涼地方用餐。
但看了看,除了芒草還是芒草,就在這個椅子上用餐吧。
雖說頂著太陽用餐,其實風蠻大的吹佛在臉上是涼爽的喔。
(菊科)台灣山菊
飽餐休息過後,繼續往大屯山南峰前進。
剛是在山頂現在一路的陡下,而前方這兩位山友一路的陡上也是辛苦。
從海拔高度1076M下切到881M了,在這我們要往左邊而行,前方路線是往二子坪方向。
距離大屯山南峰還有0.6KM
續往前.....
(馬鞭草科)杜虹花
陡下完經過一段平緩的平面路徑後.....
開始陡上了
(菊科)台灣山菊
回望剛剛我們走過的路線,從觀景台一路陡下路徑清晰,
而我們也完成越過一座山頭了,真是佩服自己啊。哈哈~~
路徑越到山頂風勢愈大
頂著強風我們已經來到大屯山南峰了
大屯山南峰海拔高度959M,記得在此收集第二個字"縱"。
收集完第二個字後,在此我們遇到三位山友,有一位山友抱怨的說著,『我走到快懷疑人生了,
被騙來爬山,這路徑也太陡了.....』我們互相打氣說笑後,接著該換我們懷疑人生了......
現在明白那位山友說的懷疑人生,因這段路真的是陡阿,看這畫面感覺不出齁......而我蹲下來是要準備ㄍㄟ私.....
因路徑上有不少的登山繩,我的登山手套登場囉。
拉著繩子慢慢往下走
從海拔高度959M,一路陡下到900M,還好只有59M的高度,不然真的要懷疑人生了。
接下來就是一段平緩的路徑,怎感覺好像在走新竹的五指山(已連結),一會兒陡上,接著就又陡下了。
上兩張圖:(秋海棠科)水鴨腳秋海棠
下圖:(唇形花科)黃花鼠尾草
離開大屯山南峰下切後,接著朝著大屯山西峰前進,走到此處發現樹幹上有著奇怪的儀器。
就是這個,但生態承載量監測是甚麼呢?上網查詢.....
生態承載量(Ecological Capacity) 以生態環境破壞程度為評估的原則,分析遊客使用情形對植物、
動物、土壤、水、空氣的影響程度並以此決定承載量。
實質承載量(Physical Capacity) 以區內的空間為評估的原則,
分析可利用的空閒面積或長度,尤其在未開發的地區,可估計容許的遊客數目。(取自網路)
這監測蠻重要的喔
我們持續往著大屯山西峰前進,剩下0.2km。
接下來看見這警示牌,魔鬼地段 來了
前方到底是甚麼樣的路徑咧
有人下來囉,要遵守人數限制規定,我們在這有稍微等了一下。
在等待的時間,老公拍了這隻昆蟲,是葉蜂嗎?
輪到我們囉
哇~這才是爬山嘛~
有人從上面下來了,趕緊靠邊讓路。
這一段路不簡單啊
這邊的繩索有套上鐵環防止繩子摩擦石頭而斷裂
持續的陡上.....
簡直是要90度垂直而上了
在空曠處回望來時路,前面的兩座山-大屯山與大屯山南峰完成囉。
抵達大屯山西峰了
大屯山、大屯山南峰與大屯山西峰,YA完成囉。
大屯山西峰海拔高度985M,山頂風勢大這一片小灌木,樹幹上只有零星的樹葉飄動著。
而大縱走的"走"字在這根柱子上喔,要收集字體的人記得合照留念。
另一邊是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
接下來行程是右前方這座面天山
又要開始下切了
這顆是啥阿?
(麗口包科)日本麗口包
抵達面天坪涼亭
台北大縱走有分第1段與第2段,我們走的是第2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此挑戰自己的體能,訓練體力喔。
此時溫度升到18度了
往二子坪方向前進
前方左邊路徑面天山登山口,距離0.6KM,走到這再看看時間2點了,還要再攻頂嗎?
哈哈~不去了~反正面天山之前也已經去過了。
延伸閱讀:
續往前來到這叉路口往左前進,路徑上會經過面天坪石屋群的遺跡,
這兩條路都可以通往二子坪,右邊路經是面天山-向天山步道。
在此左邊路徑前往石屋群
面天坪石屋群是位於北投、淡水及三芝地區間的石屋遺址,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自民國76年(1987年)起多次委託專業學術團隊共計對10處石屋進行考古調查與發掘,
最近調查結果認為此區石屋應陸續建於19世紀前後至20世紀。本處石屋具主套間結構,
內側立有7根石柱,地板為大礫石鋪面,判斷原為住家,後期則經局部改建後轉作為牛舍使用,
而建造者若非漢人亦為漢化甚深的原住民,反映當時本區的產業發展情形與歷史變遷。
進來去瞧瞧吧
每次見證歷史的遺跡,總讓人有股莫名奇妙的感動。
令人感動的石屋遺址欣賞完準備離開了
連接到面天山-向天山步道往右邊階梯而上,左邊路徑可以抵達二子坪距離0.5KM,
右邊階梯而上也可抵達二子坪距離是0.4KM,兩條路徑自由選擇。
當我走上階梯時,老公在那指標柱下發現這一窩蜜蜂,媽呀~我剛從他們身旁經過ㄝ。
朝著二子坪方向前進
抵達二子坪
回到二子坪停車場的遊客中心,買了冬季限定的桂圓紅棗湯車上喝,準備回家囉。
今日的大屯山連走行程-大屯山、大屯山南峰、大屯山西峰,所花時間是5時36分,走了7.5公里。
台北大縱走規劃了不少路段的行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此走走挑戰一下自己的體能,
大屯山是蠻不錯的登山健走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