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多才發文,偷懶到這種程度.....哈哈.....
旅遊日期:111.01.16(日)
今日走訪關西一條路程極短的渡南古道,總長約為600公尺,
輕鬆易走,還可就近參觀百年古厝的羅屋書院。
渡船頭橋渡南古道
南山福德寺
羅屋書院
百年茄苳樹
田園水車
南山大橋
渡船頭橋
渡南古道位於新竹縣關西鎮鳳山溪南側的山腰上,古道入口位於上游的「渡船頭橋」,
終點至下游的「南山大橋」,故取名為「渡南古道」。(取自網路)
經過渡船頭橋右轉入小徑
看見這間滿是花卉的民宅再右轉
牆上的炮仗花正美美的盛開著
往南山福德寺前進
路徑上的這棵龍眼樹蒼翠挺拔
繼續前行
這隻狗狗可愛ㄝ,但主人為何在牠脖子上掛個水桶咧?
順著路繼續前行
在這還保留著一間"土角厝"
續往前之後左轉進入森林
路徑上的酢醬草花,搭配著紅磚房,這樣的意境我還蠻喜歡的。
左轉進入森林
一轉進來就在竹林裡發現了鳥巢
小徑上續往前
「樟之細路」的路線編號
路徑旁有座梁姓古墓
古墓旁還有隻水泥做的大象喔,感覺蠻特別的。上網查詢得知.....
渡南古道中有座已荒廢的古墓,古墓邊上有個大象泥雕。 據附近耆老表示,
泥雕的建置目的為早年當地梁氏家族開墾此地時經常得病,因此長輩吩咐子孫建築墓園時要設立大象,
保佑子孫不受疾病之苦,有「太平現象」的意涵。(取自網路)
「樟之細路」的路線編號
取右而行
沒有水的小溪谷
古道上會有幾座這樣的故事石柱,這是南山社區所設立的,可以掃描上面的QR Code ,
透過手機了解南山社區及渡南古道一些在地生活故事。
左邊為老石駁坎
續往前
快到南山福德寺了
從另一頭登山入口也有指標顯示這條是渡南古道
樹上的槲蕨
(水龍骨科)槲蕨
走出渡南古道了
回拍古道出口(亦可從這進入環繞一圈),
渡南古道總長600公尺輕鬆完成囉。
走出古道踢一小段的柏油道路準備前往南山福德寺
在路上遇到前方的這兩位媽媽,很可愛的跟我們說水裡有好多魚,
一位說有100條,另一位說沒有應該有200條....想說有幾百條魚那我們就去瞧瞧吧
哇~真的有幾百條魚喔~呵呵~就那水面上的魚是真的蠻多的啦,1~200條魚可能還要再加水底的吧~
前方那座橋是南山大橋
左邊這棵高大的樹是樟樹
蜜蜂忙著採蜜
(水龍骨科)鹿角蕨
右邊即是南山福德寺
準備在福德寺享用午餐
在關西路上購買的菜包好吃喔~
在福德寺用完午餐後左前行
在這可打卡拍拍網美照
不到五分鐘路程即抵達羅屋書院(左方入口進入)
羅屋書房位於關西最具特色的上南片聚落,聚落以羅姓居民為多。
羅屋書房約於明治三十四(1901)年創建,大正二年(1913)年完成,主要創建者為羅碧玉,
當時家族發展及農業經濟發展漸具規模,便開始興建公廳,並聘請漢學老師興辦學堂。
由於當時興建豫章堂時聘請興建太和宮的匠師群,因此建築材料工法均極為講究與精緻。
(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建築的每個角落都極具特色,有機會來關西一定要來此參觀參觀。
這棟白色建築是「得月樓」為羅碧玉先生所建,碧玉公一生敬重讀書人,
對自家子弟的栽培更是重視,聘請知名的教師來擔任教席,為了讓老師安心授課,
於1906年興建兩層樓的八角屋,做為老師的宿舍,八角屋後來被藍秀才提名為「得月樓」,
可能因樓高兩層,視野較廣,而取「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之寓意。
嘉賓果也就是樹葡萄,(桃金孃科)樹葡萄,抗蟲害和適應環境力強,成熟的果實外表為紫色,
果肉呈白色略透明狀,內有種籽一粒,不堅硬,容易咬碎。果肉味道清甜、果皮味酸。
可以連籽一同食用。其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及磷、鎂等微量元素
(取自網路)
樹葡萄的花都是開在樹幹上,很特別吧~
古色古香的建築讓人大飽眼福,讓人不自覺地拍了不少照片捏。
(金蓮花科)金蓮花
美麗的燈籠花
滿足地欣賞完羅屋書院,走出羅屋書院後往右走準備前往南山大橋。
回頭再拍一張羅屋書院一角
朱蕉又名紅竹是龍舌蘭科,花柱細長,花期在11月到隔年3月
一月份還有山櫻花可欣賞
田野旁還有水車,很特別ㄝ,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
曝曬酸菜及菜脯
走過去聞到陣陣撲鼻的菜脯香,老闆來一盤菜脯煎蛋.....呵呵~
南山大橋
那對老夫妻坐在溪邊聊天看人釣魚,這畫面讓人喜愛
這條俗稱是關西的伯朗大道
因這棵像極了金城武樹,讓這裡變成打卡景點了。
美麗的田園風光是不是很迷人呢
繞了一圈回到起始點了,輕鬆漫遊古道,欣賞美麗的田園風光,這樣舒適的休閒時光等你來踩點喔~